检索词:
检索到 3573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秦云撷英小谱》
古代秦腔著本。清严长明等著。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书中以故事传记体,记秦中歌伶轶事。全书共收“祥麟”“三寿”“银花”“小惠”“琐儿”“色子”“金对子双儿栓 儿”等7篇,共14人。主要记述乾隆年间西安地区有关秦腔的活动,包括艺人传记、西安班社活动情况,更有艺人从艺经历和他们在艺术创造 方面的经验。全书文字简明扼要,涉及地方戏曲 特别是秦腔艺术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有秦腔四大声腔流派的形成与艺术特色,三十六班中剧团与艺人之间的流派争妍,以及秦腔历史、秦腔与昆曲的异同等内容。全书用8000字对花部的兴起及清中叶“花雅之争”中秦腔之所以能够战胜雅部昆曲,进而成为剧坛盟主,做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成为这方面的理论总结。有《双梅景暗》丛书本和《昭代》丛书别集,前者为光绪元年(1875)叶德辉刊刻。 -
82019-10
[ 词条 ]《老少换》
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别名《双换妻》《马囫囵换妻》。小生、小旦、老生、老旦唱做工戏。事出焦循《剧说》引《香祖笔记》,清李渔《巧团圆》传奇。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十集收录时芳元口述本和《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六十一集收录刘和山口述本。本剧讲述了姐姐翠香,嫁夫年轻;妹妹云香,反嫁年老,配偶阴差阳错,都痛苦不堪。一次偶然的巧合,促成老少换妻。于是乡约证婚,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
82019-10
[ 词条 ]《反五关》
《反五关》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黄沙岭》《反朝歌》等。红净、大净、旦唱做打并重。事出《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西府及天水各大班社,还将其与三国戏《出五关》合为套本戏《双出五关》演出,别具一格。甘肃唐华、秦鸿德、陈基来、盛三德代表剧目之一。清末民初陕西、甘肃各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 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逯喜进存清嘉庆二十三年(1794)秦腔抄本,另有蒲州梆子抄录本、上党梆子抄录本、山东梆子抄录本等。剧情简介 黄飞虎火化狐精洞穴轩辕坟,妲己怀恨欲报此仇,计诱飞虎之妻贾氏于摘星楼,唆使纣王隐而戏之,贾氏不从,跳楼身亡。黄飞虎之妹黄贵妃知之,责斥封王无道,也被封王摔于楼下毙命。飞虎一怒反出朝歌,行至黄沙岭,太师闻听率兵追至,飞虎得仙人相救,遂投西岐而去。人物扮相 主要角色黄飞虎,以红生应行,勾红脸,红整脸、刀眉大眼,脑门上细描火焰印堂纹,颧骨眼梢细描火焰表情纹;戴帅盔,绿蟒、绿靠、绿靠旗,足登绿虎头靴,使金刀。代表唱段 此剧代表唱段如“痛煞煞心欲裂珠泪滚滚”,黄飞虎唱:[苦音尖板]痛煞煞心欲裂珠泪滚滚,[转苦音慢板]悲切切夫哭妻儿哭娘亲。我只说结百年心心相印,[苦音二六板]又谁知贤德妻早作冤魂。是何人再与我消愁遣问,是何人再伴我同把忧分。儿无娘虽有父冷暖照应,父疼子怎胜过慈母之心。越思想越觉得满腔悲愤,不由人骂一声无道的昏君。我黄门为江山无日安枕,横戈戟血染袍汗洒征尘。身为君戏臣妻欺人太甚,不报这血海仇誓不甘心。二娇儿收悲泪止哭饮恨,随为父讨血债杀上朝门。猛然间想起了爹的教训,我黄家是忠良怎做逆臣。虽然是君无道残暴生横,黄飞虎怎能负父辈先灵。昏君无道实可恨,怎做狂臣负忠心。妻妹惨死要忍痛,欺君的话儿休出唇。我生在商朝掌帅印,我死在商朝做忠魂。 -
82019-10
[ 词条 ]《郭秀明》
现代本戏。王军武、翼福记编剧。唱做并重。2002年西安易俗社首演。导演冀福记,音乐设计姜云芳、卢东升等,舞美李绪成、庞鹏。任炳汉、张全会、梁安健、杜景云、王荣华、陈绍武、张腊梅、尹晓莲、曹萍、文七睛、杨国强等演。剧取材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的真实故事,用艺术手段再现了这位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共产党员,舍弃优裕的医生职业,主动请缨担任村支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用生命搏击贫困的动人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以饱满的激情,抒写了共产党人“生为一大事来,死为一大事去”的豪情壮志。 -
82019-10
[ 词条 ]精诚剧社
甘肃秦腔剧社。前身为平凉聚义社,1945年创建于宁夏固原县。起班人为国民党十七军新二师六团团长窦子章(戏箱箱主),其弟窦文章任社长,牛利民任经理。高希中、王毓华、张新华、胡守寅先后任演员队正副队长。1946年8月进入兰州演出。主要演员有牛利民、高希中(须生),景乐民(花脸)、王毓华(花旦)、薛再平(青衣)、阎更平(须生)、邵学义(小生)、刘玉华、刘鸿秦、雷震鸣、李寿平、靖正恭等,组成了一个具有高水平、强阵容的班子。先后上演的剧目有《殷桃娘》《马嵬驿》《周仁回府》《辕门射戟》《哭祖庙》《白玉楼》《杀狗》《白玉钿》《软玉屏》《闯宫抱斗》《辕门斩子》《葫芦峪》《庚娘杀仇》《出五关》《李凤姐卖酒》《打柴劝弟》《三击掌》等百余出。1950年9月,与平乐社合并,建立兰州新光秦剧社。 -
82019-10
[ 词条 ]《张三找妻》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武生、武旦唱打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有 甘清口述秦腔抄录本。讲述张三娶王氏妻,二人武艺皆精,各在江湖卖艺为生,12年未曾相聚。一日,邂逅途中,各不相识,为让路发生口角,以至动武。较量之后始识,夫妻偕归。 -
82019-10
[ 词条 ]《教学》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无本戏,仅此一折。文丑唱做戏。本剧讲述了何为贵教学为生,天遭荒灾,学生散去,只好以唱教求食。乡里王发旺欲请何为贵教学,先开列一大堆条件,说得何为贵饥饿难忍,遂夺食而去。戏中,何为贵有段带哭腔的[苦音慢板]唱腔,全段唱词为:坐草堂不由人自思自叹,思想起二爹娘我好心酸。到今日饿得我无法可办,我这里唱教学一奔乡间。马平民、苏牖民合演《教学》(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天汉剧社
天汉剧社陕西秦腔班社。1945年组建于汉中,由高陵化俗社和刘易平领导的新秦社合并成立。1950年改名为天汉剧团,主要演员有李庆民、李幼民、李玉民、李悟民、李觉民、肖天英、王学中、何景民、李应才、李佩华等。以演传统戏为主,代表剧目有《火焰驹》《独占花魁》《三滴血》《黄河阵》等。1979年易名汉中市秦剧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