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7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张古董借妻》
中路、东路秦腔剧目。别名 《瓮城子》《借妻》《闹瓮固》《断堂》《睡瓮城》《一 匹布》。丑角、小生、正旦唱做工讽刺戏。事出清 陕西作家李十三《瓮城子》碗碗腔本、唐英《古 柏堂传奇借妻》昆曲本、明清阙名传奇《一匹布》,《缀白裘》杂剧有《借妻回门月城堂断》。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另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 第六十三集收录李魁并口述本,《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十三集收录孙茂云口述本,上党梆子抄录本和蒲州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张古董不务正业,因贫与妻沈赛花口角,诓妻布匹典当。表弟李天龙,曾聘周员外女,未婚而女死。周员外允诺,若天龙另娶,愿以亡女妆奁相赠。张闻而使妻沈赛花假充李妻,前往领物, 言明当晚即回。李、沈至周家,天降大雨,周坚留宿,弄假成真。张至县衙告状,县官命沈赛花自择,沈从李弃张,张古董人财两空。 -
82019-10
[ 词条 ]《芍药本事诗》
古代秦腔著本。清孙星衍、洪亮吉含著。秦腔艺人赞诗。主要对乾隆年间陕西周至秦腔艺人郭芍药(名双)和郭喜在秦腔唱腔和表演艺术方面的创新及独特风格,进行了赞颂,称他们技艺超群,双技并妍,并称两人为“东郭”“西郭”。诗收录于《洪北山诗文集》。 -
82019-10
[ 词条 ]《老少换》
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别名《双换妻》《马囫囵换妻》。小生、小旦、老生、老旦唱做工戏。事出焦循《剧说》引《香祖笔记》,清李渔《巧团圆》传奇。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十集收录时芳元口述本和《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六十一集收录刘和山口述本。本剧讲述了姐姐翠香,嫁夫年轻;妹妹云香,反嫁年老,配偶阴差阳错,都痛苦不堪。一次偶然的巧合,促成老少换妻。于是乡约证婚,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
82019-10
[ 词条 ]中兴社
甘肃秦腔班社。1937年由秦腔演员沈和中创建于兰州。主要演员有苏牖民(工丑)、张俊民(工旦)、韩启民(工旦)、梁新贵(工旦)、惠醒秦(工花脸)、吴惠民(青衣)、楼英杰(工旦)等;后又有郗德育、王天培、熊兆兰、刘金荣、赵柱国、袁天霖、李云峰、沈爱莲等入社搭班,曾红极一时。演出主要剧目有《三滴血》《五典坡》《烙碗计》《黄鹤楼》《玉镜台》《韩宝英》《青梅传》《柜中缘》《杨氏婢》《鸿鸾禧》等。1940年解散。 -
82019-10
[ 词条 ]《郭秀明》
现代本戏。王军武、翼福记编剧。唱做并重。2002年西安易俗社首演。导演冀福记,音乐设计姜云芳、卢东升等,舞美李绪成、庞鹏。任炳汉、张全会、梁安健、杜景云、王荣华、陈绍武、张腊梅、尹晓莲、曹萍、文七睛、杨国强等演。剧取材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的真实故事,用艺术手段再现了这位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共产党员,舍弃优裕的医生职业,主动请缨担任村支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用生命搏击贫困的动人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以饱满的激情,抒写了共产党人“生为一大事来,死为一大事去”的豪情壮志。 -
82019-10
[ 词条 ]云育社
甘肃秦腔班社。创建于青海省西宁市。起班人为张玉书(张裱匠),并任社长。1935年抵兰州长期演出。先后在该剧社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有郗德育(须生)、耿忠义、文汉臣、朱训俗(花旦)、李益华(须生)、黄致中(须生)、岳钟华、李海亭、梁培华(文武花旦)、张雨亭(丑)、吴德育(旦角)、杨汝霖(花脸)等。上演的剧目有《精忠传》《状元媒》《日月图》《出五关》《文天祥殉国记》《哭秦廷》《哭祖庙》等。1942年解散。 -
82019-10
[ 词条 ]《路在你脚下》
现代本戏。陆炳寰、曹春浪编剧。陕西省铜川市秦剧团首演。导演王惠芳、吴宏杰,音乐设计郭全民、王成民,舞美王立功。杨瑞晓、郝宝丽、许亚莉、冯存民、刘淑珍、孙晓林演出。本剧讲述了待业青年李有为,办起了“又一村”包子铺,遭到流氓的滋扰捣乱和世俗偏见的歧视。由于党和群众的支持,生意越办越兴旺,并发展成为一个综合企业,闯出了一条待业青年自谋职业的道路。 -
82019-10
[ 词条 ]《张琏卖布》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别名《顶灯》《怕老婆顶灯台》。小丑、正旦唱做戏。现有3个版本存世,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六十二集收录钟宝善口述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和甘肃省图书馆藏王守义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张琏不务正业,其妻刘四姐辛勤织布,交其出售,张却将钱充作赌资,结果输得精光 ,空手而归。四姐向张索要布钱,张琏支吾扯谎,气得刘四姐罚其下跪顶灯。后张琏醒悟,决心痛改前非,夫妻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