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石兴亚
石兴亚(1928~2013)秦腔剧作家。陕西渭南县人。1949年参加甘肃省文艺工作团,后调入兰州秦剧实验社搞创作。1951年考人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1954年分配到甘肃省秦剧团任编剧,后任创作组组长、艺委副主任等。与人含编大型秦剧《李秀成》《善士亭》《苍山劲松》《青莲外传》《和平将军》《三凤戏龙》《葫芦案》等,以及陇剧《枫洛池》《陇渠花开》等剧目。其中秦剧《李秀成》《和平将军》《善士亭》分获甘肃省创作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剧目。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
82019-10
[ 词条 ]《秦腔习俗》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一。主编刘斌,甄亮、史耀增编著。2011年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言为“文化生态与秦腔习俗”,主要内容有秦腔演员习俗、秦腔演出习俗、 秦腔观赏习俗、秦腔“新生态”和理说秦腔5篇。 -
82019-10
[ 词条 ]《中国西北“梅花奖”演员》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一。主编刘斌。李明瑛、贩亮编著。2011年10月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陕西尚长荣、李东桥等19位,甘肃周桦、窦凤琴等8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柳萍等3位及青海屈巧哲共31位梅花奖演员的“艺术简介”和表演评论文章。书前有“中国戏剧花奖”简介和中国西北“梅花奖”演员一览表,书后有编著所撰“后记”。 -
82019-10
[ 词条 ]袁多寿
袁多寿(1918~1991)秦腔剧作家,一级编剧。陕西澄城县人。从小喜爱戏曲。1936年就曾编写秦腔剧本《簪影剑光》。大学毕业后,曾在学校任教。1953任西北戏剧研究院专职编剧。先后创作、改编的剧本达32种,如《宫之奇》《白蛇传》《游西湖》等。其中《白蛇传断桥》与《游西湖鬼怨》两折,成为西北地区秦腔盛演不衰的剧目。袁多寿(戏曲研究院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杨公愚
杨公愚(1916-1989)秦腔剧作家、演员。陕西西安市人。历任七月剧团、绥德分区文工团团长,绥德分区文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易俗社社长,西安市文化局副局长,西安市秦腔剧院副院长,西安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副主席。边区时曾创作秦腔剧目《新教子》《壮丁鉴》《抓汉奸》等。擅演《鱼腹山》《三打祝家庄》《廉颇蔺相如》《林冲歼仇记》《斩马谡》《三滴血》等历史传统剧目,以及《大家喜欢》《保卫和平》《妇女代表》等现代剧。 -
82019-10
[ 词条 ]《金行健(爱新觉罗·恒祥)作品集》
2008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共3卷。上卷为“剧本选”,收录其个人和合作创作的剧本共9部,有秦腔《善士亭》《杨七娘》《求丹记》《山乡花红》《番禺令》《激流归大海》《天麻沟传奇》《三凤戏龙》,陇剧《枫洛池》(合作)等。中卷《中国戏剧楹联大观》,是其一生捜集戏剧楹联作品的汇总。下卷为“文论诗词选”,录有戏居忟论21篇,诗词29首以及友人为其所撰悼念文章11篇。 -
82019-10
[ 词条 ]张季纯
张季纯(1907~2000)秦腔剧作家。山西阳城县人。1932年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业。曾任西北剧社社长、民族革命实验剧团团长、鲁迅艺术学院教员、西北文艺工作团团长、西北文联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局长、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等职。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边区时,创作有《回关东》《鬼脸》《双投军》等秦腔剧目。 -
82019-10
[ 词条 ]薛寿山
薛寿山(1909~1992)秦腔剧作家。陕西大荔县人。幼读私塾6年。曾在林丰烟房当学徒,后为高级会计。自幼喜爱秦腔,1943年创作的《独占花魁》反响很大。1945年为陕西易俗社创作秦腔《冰玉缘》获得成功,被该社聘为特约编剧。1953年任西北戏曲研究院编剧。1956年受聘为兰州市新光秦剧社艺委会主任及编剧。一生创作、改编秦腔剧本70多种,其中创作的历史剧有《江芸娘》《桃花湖》《空门恨》《汩罗江》《玉支现》《文成公主入藏记》《和氏璧》《苏武与李陵》《孙膑与庞谓》等;现代戏有《江小怜》《原形毕露》《东风万里》(与人合作)等;改编的传统戏有《葫芦峪》《八件衣》《白玉楼》《玉虎坠》《天河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