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6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吉子正
吉子正(1898-1965)秦腔剧作家。陕西华县人。早年就读于含阳高等小学、西安师范、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国立西北大学。毕业后在合阳中学、户县师范以及兴国、中山、省立等中学任教。1949年后历任西北军政大学教员、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和中文系副教授等。1934年后,编有《半壁河山》《艳娘传》《牛马婚姻》《汪精卫传》及《碧血黄花》等剧。后又配合抗美援朝,创作《唇亡齿寒》一剧。1958年还为华县剧团编写《山塌金斗王》,改编《孟姜女哭长城》等剧。 -
82019-10
[ 词条 ]谢迈千
谢迈千(1895~1978)秦腔剧作家。陕西西安市人。蒙古族。名镇东,字迈千。自幼读书,后辱岳父孙仁玉资助,考入西北大学。1924年毕业后,出任过陕西省教育厅科员、陕西省建设厅秘书,兼任易俗社文化教员。1949年后任易俗社编剧。曾创编许多剧本,其中本戏有《红粉青萍》《禾嘉城》《七步诗》《淝水之战》《于谦》《林冲》等,尤其《淝水之战》以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1950年以后整理、改编了《三滴血》《火焰驹》《状元媒》《柳毅传书》《双锦衣》(前后本)等。《三滴血》和《火焰驹》二剧,分别在1958年、1961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 -
82019-10
[ 词条 ]《艺文散集》
戏剧评论集。武元著。1998年11月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入作者近年来发表在各地报刊的46篇戏剧评论文章和随笔文论,主要有《戏外戏》《繁花点评》《剧坛夜话》《人物侧影》《文苑拾零》《走进荧屏》等。《附录》收入武志新遗稿《五十年中的二十五年一一回忆陕西早期话剧运动》、刘易平口述秦腔传统戏《辕门斩子》。书首为陈忠实之序《西安人武元》和作者自序《痴梦者自由》。 -
82019-10
[ 词条 ]王绍猷
王绍猷(1883-1971)秦腔剧作家、理论家。陕西富平县人。晚期同盟会会员。早年曾参加过讨袁战争和护法运动,任职旅长。退职后返回西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加入易俗社。一生编剧42本,主要作品有《金光玉》《血战牡丹峰》《双愚记》《文山节》《易水饯别》《七人错》等;并改编近20本传统戏,如《周仁回府》《铡美案》《文君夜奔》《铁兽图》等。著有《秦腔记闻》。 -
82019-10
[ 词条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
地方戏曲志书。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编辑委员会编。顾问吴坚,主编乔滋、副主编徐列、扈启贤、李迟。1995年12月中国ISBN中心出版。全书以总编辑部统一体例,分为“综述”“图表”(含大事年表、甘肃省剧种表、甘肃省传人剧种表、甘肃省地方剧种流布图、甘肃省传入剧种流布图)、“志略”(含剧种、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机构、演出场所、演出习俗、文物古迹、报刊专著、轶闻传说、谤语口诀、行话戏联)、“传记”。最后“附录”部类载入历届戏曲汇演、调演剧目及人员名单,历史文献。卷首为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编辑部组成人员名单,《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编辑部以及撰稿人、绘图人员名单,并有彩页16面,有总卷主编张庚序言,及凡例;卷尾有后记、条目汉字笔画索引、条目汉字拼音索引。 -
302019-09
[ 词条 ]贠安民
(1923~?)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大荔县人。中共党员。10岁入当地班社学艺,出师后在东府一带搭班演出。1964年加入渭南地区秦腔剧团。尤擅唱工戏,以嗓音饱满浑厚、行腔激情火识而颇能引起观众共鸣,以《金沙滩》一剧享有盛名。擅演剧目有《烈火杨州》之李庭芝、《金沙滩》之杨继业,以及《守江阴》《苏武牧羊》《打镇台》《赤胆忠心》《赵氏孤儿》《将相和》《九江口》《白兔记》《闯宫抱斗》《劈山救母》《三休樊梨花》《白毛女》《银光重放》《八一风暴》《两颗铃》《红岩》《红灯记》《铁流战士》《枣园沟》《炮烙柱》《破宁国》等。曾获1956年首届陕西省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木楠寺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风雪图》《寒窑记》《吕蒙正赶斋》。贫生、正旦唱做戏。含折子戏《坐窑》《赶斋》。事出《宋史吕蒙正传》《归田录》《避暑录话》《邵氏闻见录》《六一诗话》《默记》,金院本《破窑记》传奇,关汉卿、王德信《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杂剧及马致远《吕蒙正风雪斋后钟》杂剧。苏哲民、苏育民、靖正恭、杨令俗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长安书店刊行《吕蒙正赶斋》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朝丞相刘懋之女刘翠屏,飘彩择婿,打中书生吕蒙正,父嫌吕贫,逼女悔婚,女不从,父怒而赶出府门,与蒙正寒窑相栖。蒙正每日木楠寺赶斋,刘懋令寺僧改饭后斋,使蒙正不得其食,激其奋进,后果中状元。代表唱段《坐窑》中有两场较为著名。一场为吕蒙(贫生)所唱[苦音慢板]套[硬三滴水]。唱词为:吕蒙正回寒窑风雪当道,我可恼小和尚恶气怎消。我的妻在寒窑无依无靠,天杀我吕蒙正多受煎熬。窑门外有足迹何人来到,假若她有私情俺便不饶。一段为刘翠屏所唱[苦音慢板]。唱词为:刘翠屏寒窑泪满腮,思想起当初好伤怀。高楼择婿曾飘彩,我爱吕郎有文才。相府同把我父拜,谁知平白起祸灾。我的父嫌贫把富爱,[二六板]一怒之下乱安排。前门赶出吕蒙正,后门赶走女裙钗。我无处立来无处待,只有随夫寒窑来。虽然清贫倒安泰,胜居相府不自在。我这里举目望窑外,大雪铺路盖山崖。饭熟且把锅儿盖,单等相公回窑来。 -
302019-09
[ 词条 ]《清素庵》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四素》《囊哉装箱》。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喜剧。含折子戏《囊哉装箱》。事出清李桂芳剧本《清素庵》。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水长清催书童囊哉赴京应试,至镇江遇范真素幽会,藏于箱中,恰遇贼盗箱,遇薛玉素而辱救。有女颜如素、若素,亦辱薛清乾相救,互定终身。几经波折,真素、玉素得配水长清,如素、若素辱配薛清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