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3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秦腔剧作家》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一。主编刘斌,谢艳春编著。2011年10月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记述王九思、康海、王元寿、王异、李桂芳、王伯明、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李约祉、高培支、谢迈迁、淡栖山、王淡如、杨鹤斋、马健翎、姜炳泰、张棣赓、黄俊耀、谢蒙秋、杨克忍、朱学、田井制、郝昭庆、翼福记、丁金龙、陈正庆、曾长安、史雨泯、赵静铭、张平、党小黄、王小玲、张民翔、谢迎春、谢艳春、陈彦37位明清及当代陕西剧作家的创作经历、代表剧目和获奖情况。书后有编著者所写“后记”。 -
82019-10
[ 词条 ]王槐蔚
王槐蔚(1920~)秦腔剧作家、编剧。陕西韩城人。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早年任中学教员,期间组织师生业余剧团,自任编导,利用秦腔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9年后为抗美援朝举行义演。1953年调至陕西省戏曲修改审定委员会,并任编审、组长等职。曾创作、改编、移植秦腔剧目40余本(折),大部分经各剧团排练上演。其中《志愿军未婚妻》《罗汉钱》《小二黑结婚》《火焰驹》《光复台湾》等17个剧本,分由北京宝文堂、长安书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丰乐园》《花园卖水》分别获得陕西省第一届汇演剧目整理改编二等奖;《火焰驹》还有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所撰写的戏曲评论经常见诸报刊。 -
82019-10
[ 词条 ]张剑颖
张剑颖(?-1947)秦腔剧作家。陕西临潼县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参加革命,曾任陕甘宁边区关中专署建设科科长、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地委宣传部部长等。一生共创作大小秦腔剧目16本,其中以《关中四杰》《黄花岗》为代表作。 -
82019-10
[ 词条 ]《广陵散》
剧本创作专集。李德文著。2003年11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选收了作者30年从事编剧专业所创作的8个剧本。其中历史戏曲有秦腔《李岩之死》《玉钗恨》《商鞅变法》《钟馗醉酒》《焉支赋》,现代戏曲有秦腔《雪莲高处开》等,另外还收入了其所创作的音乐剧《长明灯》和历史话剧《广陵散》。书首有王正强所作的序“苦学与才华凝结的累累成果”,书后有作者的“后记”。 -
82019-10
[ 词条 ]鱼讯
鱼讯(1920~2002)剧作家、戏曲理论家、一级编剧、导演。原名鱼清佐。陕西白水县人。1937年在延安抗大学习,后调战斗剧社当演员。1949年任西北艺校戏剧系主任兼实验剧团团长。次年任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1953年以后,分别担任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副局长,陕西省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1972年重新工作,曾任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省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中国剧协陕西分会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理事,中国剧协陕西分会名誉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省政协文卫体委副主任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开始文艺创作,有小说《夜战》《人民,我的母亲》等发表;与人合作的话剧《水灾》《丰收》《棉好问题》《保卫延安》以及晋剧《陈铁茂报仇》相继演出。1949年后,创作戏曲剧本《女杀船》《女巡按》《青梅》等,还导演《好光景》《赤叶河》《白毛女》《黎明前的黑暗》《曙光照耀着莫斯科》等戏,编著有《戏剧概论》《斯坦尼表演体系教材》等。晚年主编《陕西省戏剧志》共11卷本。系陕西省政协第四、五届常委。 -
82019-10
[ 词条 ]袁允中
袁允中(1900~1971)秦腔剧作家。上海市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曾任教育厅长、银行董事长。四十年代到西安开办面粉厂。酷爱戏曲艺术,被三意社聘为业余作者,1954年正式加入该社,任专业编剧。先后编创10余个戏曲剧本,代表作有《峨眉二蛇》(前后本)、《五典坡》(前后本)、《刘婵金》《状元媒》《唐太宗》等;整理改编的戏有《昊天塔》《炮打两狼山》《击鼓战金山》《狸猫换太子》《双罗衫》《凤仪亭》《张羽煮海》《秋江》等。 -
82019-10
[ 词条 ]郭宝宝
郭宝宝(1962~)秦腔演员。工丑。陕西眉县人。15岁入甘肃庄浪秦剧团,得王辅生、赵新启、杜干秦、王敬乐等西北诸多名丑指导教诲,并将所学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擅演《拾黄金》之胡来、《看女》之任柳氏、《柜中缘》之淘气、《白花曲》之王显、《徐九经升官记》之徐九经等角色。其演技深得全国知名专家肯定,在各种赛事评奖中均获各种表演大奖。1992年以引进人才调入甘肃省秦剧团。2013年参加数字电影《周仁回府》的拍摄,担任奉成东一角。 -
82019-10
[ 词条 ]王伯明
王伯明(1859-1942)秦腔剧作家。陕西扶风县人。名照禽,字伯明。清末举人。1905年参加同盟会,曾任同州知府、陕西省临时议会议员、陕西省政府顾问等。1912年与李桐轩、孙仁玉等发起创办易俗社,并先后担任社监、社长、编辑等。编写大小剧本10多部。代表作有本戏《开国图》《熊耳山》《新梅传》等,折戏《梁上君子》《长生鉴》《共和纪念》《欢迎议员》《新糊涂判》等。时人评其剧作谓“其为戏也,切实发挥,不遗余力,庄重之中,时饶兴趣”。1942年卒,国民政府蒋介石、于右任、林森等要员均致唁电哀悼,并拨款助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