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靳伟
(1918-1977)演员兼琴师、导演。陕西安康县人。又名靳淼如、靳庆云、靳彩臣。14岁人伍,因酷爱秦腔,常在杨虎城部属秦腔剧团学戏。后拜李正敏、荆生彦等名家为师,学习旦角和板胡。退伍后到平凉,曾以票友身份在平乐学社挂牌演出,以《三娘教子》中王春娥显露头角。1949年正式下海,加入云光剧团,后在武都五一剧团操琴,并主演正旦、兼演丑角。擅演剧目有《白玉楼》《买花记》《玉虎坠》《打金枝》《游电山》《五典坡》《对银杯》《情探》等。后又从事导演工作,所排导的《花木兰》《苏武》《投笔从戎》《铡美案》《法门寺》《四进士》以及现代戏《穷人恨》等均成为该团保留剧目。他多才多艺,还能作曲、敲鼓,也培养了不少演员和琴师。 -
32019-10
[ 词条 ]王福元
(1916~1972)秦腔演员、导演。工正旦。甘肃西和县人。幼入秦安朱老二祥盛社,并拜该社谢秀儿为师。1930年出师后加入天水鸿盛社。1949年后,入清水县新生剧团。三次被保送到甘肃省专业剧团深造,取得导演证书,后又任清水县秦剧团党支部书记。艺术上受过京剧艺人指点,中年后技艺趋于成熟。擅演《天仙帕》之疯公主、《闯宫抱斗》之姜皇后、《双明珠》之张公背婆等。所演《九件衣》《生死牌》二戏,曾获1959年甘肃省戏剧汇演演员表演奖。 -
32019-10
[ 词条 ]王喜承
(1899-1968)秦腔演员。主工正旦、老旦。甘肃庆阳人。乳名平娃。10余岁人当地班社学艺。1949年进入宁夏固原社教剧团。嗓音洪亮,发声讲究,扮相俊美,做派大气。1951年加入固原人民秦腔剧团。尤其演苦戏最为出色,所演《清风亭》之张氏、《背鞋》之胡氏等均享盛誉。擅演剧目有《三娘教子》《卖苗郎》等。1966年退休。晚年以演老旦戏为主。 -
82019-10
[ 词条 ]人民会堂
宁夏秦腔演出场所。位于银川市老城区新华东街。清代为吕公祠。1927年改建为剧场,会堂坐南朝北,舞台高约1.3米,木板铺地,舞台前围有勾栏,尚约0.5米。舞台两侧延伸至门口,有带走廊的包厢,比池内高出约1米。池内可容1000余人,后楼为散座。1932年,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后,改名为“振声舞台”,俗称“大戏园”。1935年后,成为宁夏秦腔班社“觉民学社”长期演出场所。 -
82019-10
[ 词条 ]《清水衙门糊涂官》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郝昭庆编剧。官丑、小旦、唱做戏。1985年陕西省略阳县剧团首演。严自臣、张景时、张玉玲主演。本剧讲述了武夫出身的县令白清,微服私访中遇里正聂怀善逼债,强抢塾师之女朱凤为妾,乃挺身解困,朱凤感其恩意,以家藏书画相赠,白清谢拒。裊怀善与其妻弟因遗产争讼公堂,白清文墨粗浅,连出笑话,错断此案。朱凤闻知,入衙释疑,帮助白清纠正错案。黄金疑案风波又起,抚台亲审白清,师爷落井下石,白清有口难辩。朱凤毅然闯衙,巧断疑案,搭救了白清。得师爷郁文撮合,二人喜结良缘。 -
82019-10
[ 词条 ]李俗民
李俗民(1910~1979)秦腔演员。工丑,尤擅媒旦。幼年入西安通俗社学艺。出科后先后在甘肃平凉平乐学社、兰州化俗社搭班。1935年应聘于宁夏觉民学社,为该社八大教练之一。1955年担任文艺训练班的语言教练。擅长丑行各类角色,尤其媒旦。擅演剧目有《小姑贤》之恶婆婆、《拾玉镯》之刘媒婆、《双摇会》之丑妞、《烙碗计》之继母等。 -
82019-10
[ 词条 ]欢音
亦称“花音”“硬音“。秦腔唱腔音乐两种曲调类型之一与“苦音”相对。秦腔的“欢音腔”之所以能够表现欢快之情,主要建立在清乐徵调式音阶之上,该音阶所用各音音序排列如图所示:欢音音阶因其“变宫”(7)与“宫音”⑴之间是小二度音程关系,“羽音”(6)与“变宫”(7)之间是大二度音程关系,这样,在主音“徵”(5)与“变宫”(7)之间恰恰构成大三度音程,这就使其具有了大调的性质。遂使曲调明亮并表现出欢快、喜悦之情。秦腔欢音唱腔以五声徵调式居多,宫调式次之,也有七声徵调式和宫调式,但不多见。 -
82019-10
[ 词条 ]《牡丹亭》
移植秦腔历史本戏。汤显祖编剧。2006年甘肃省张掖市七一秦剧团首演。导演王玉娟,唱腔设计田胜举,舞美刘晓明、田晓安。左秋芳、卢娣、孙丽红、高峰等演出。本剧讲述了杜丽娘妙龄青春,身居闺阁,乃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受丫鬟春香之诱,目睹春香动情怀春,偶得一梦,梦中与一秀才约会,美满至极,妙不可言。醒来难以释怀,相思成疾以致身亡。阴司判官被杜丽娘一片痴心所动,助丽娘查阅梦中情人,果然确有此人,乃岭南秀才叫柳梦梅,判官赠丽娘“还魂香”一支,称由情人点燃此香便可复生。杜丽娘魂显,向秀才倾吐真情,柳梦梅未惧之,反爱之有加,点香掘坟开棺,丽娘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2008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张掖市七一剧团排演的该剧光碟并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