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6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客串戏
秦腔演出习俗。具有一定演习才能却不以演出为生活目的的业余演员,应邀在班社正式演出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即称“客串戏”。“客串戏”必须是客串者最拿手并在当地群众中有相当影响的剧目,班社在挂牌或出海报时,须写明“客串”或“特邀客串”字样。“客串戏”之戏价,不受班社原定底份的约束,而由班社和客串者自行商定。 -
82019-10
[ 词条 ]五个一工程
全称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1991年1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筹划。自1992年起每年一届,评选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组织生产、推荐申报的精神产品中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这五个方面是: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片)作品、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篇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对获奖单位与入选作品,颁发获奖证书与奖金。1995年度起,又将一首好的歌曲和一部好的广播剧列入评选范围,但“五个一工程”的名称不变。1998年改为每两年一届。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西域情》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人选作品奖”;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秦腔新编历史剧《蔡伦》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
82019-10
[ 词条 ]西安市五一剧团
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初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二队,1953年由兰州调至西安,归属陕西省军区,更名陕西军区五一剧团。1969年交西安市管辖后,易名西安市秦腔三团,1982年改名西安市五一剧团。王志学、刘斌等先后任团长,吴君尚、张茂亭等任导演,施葆璋、胡文龙等为编剧,颜春苓、张小楼等任教练,王瑞檀为音乐设计。主要演员有李爱琴、刘化鹏、刘培兰、陈西秦、惠醒秦、李买刚、贺美丽、马桂英、李淑贤等。除演传统戏外,也上演不少现代剧目。常演的剧目有《戚继光斩子》《忠王李秀成》《周仁回府》《红楼梦》《玉蝉泪》《小包公》《生死牌》等。其中《忠王李秀成》《白蛇传》《进军路上》曾获奖。先后招收学员四期,培养出一批新秀,并形成自己的演出风格。西安市五一剧团演出《玉蝉泪》剧照 -
82019-10
[ 词条 ]黎廷刚
黎廷刚(1936~)戏曲剧作家、编剧。广东顺德县人。I960年大学毕业。1964年起,先后在平凉地区文工团、秦剧团任编剧,平凉地区群众艺术馆任创作组组长,平凉地区文化局任创作研究室主任,平凉地区文联任秘书长。与人合作写有独幕话剧《毕业新歌》《应受尊敬的人》《杏子黄了》《暖泉》《新来的部长》和秦腔《钟馗择婿》。其中《应受尊敬的人》《杏子黄了》《暖泉》《新来的部长》和《钟馗择婿》,均获省级奖。此外,还与人合著中篇小说《崆峒道人》。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联委员。 -
82019-10
[ 词条 ]蔡立人
蔡立人(1936~)秦腔剧作家、编剧。四川阆中县人。1951年参军后曾担任部队文艺指导、宣传干事、理论教员和报社文艺编辑等。1960年开始剧本创作,作品有秦腔现代戏《进军路上》(与人合作),大型历史秦剧《三曹父子》,移植整理的大型秦剧有《朱元璋斩婿》《汉宫秋月》等、话剧《众志成城》、电视剧《未被处决的新娘》,还与他人合作改编电视戏曲片《周仁献嫂》等。另有戏剧评论、报告文学和诗歌等作品行世。 -
82019-10
[ 词条 ]坐台戏
亦称“坐场生”“看场生”“挨骂戏”“不倒台的戏”等。秦腔演出习俗。“会戏”午场和夜场演出之前,由一生扮角色坐在台上慢念慢唱,故意拖延开戏时间。首先由拉前场的吹响“马号”,招呼演员上台化妆;接着乐队武场打一番“开场锣鼓”,谓之“吵场”;再引出坐场生出场坐台。坐场生可扮小生,亦可扮作须生。戴乌纱,穿红官衣,蹬朝靴。至台口先说两句对子,返身坐于台中,念四句诗,然后是大段表白,再[叫板]起[慢板]转[二六板],内容无非是前三皇后五帝之类的水词。演唱中间后台若喊“踏上鞋”,即是还未化妆好的暗语,坐场生还得放慢节奏,继续胡编乱诌。若喊“勾上鞋”,就是告诉坐场生后台一切就绪,要他放快节奏或少唱几句下场。“坐台戏”有时要唱一两个小时,是最能招惹观众叫骂的一种演出,但坐台演员可多拿五厘份子。此俗已废除。 -
82019-10
[ 词条 ]杨文颖
杨文颖(1933~ )秦腔剧作家、导演、评论家、编剧。陕西西安市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修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西安易俗社副社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戏剧评论家联谊会理事、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理论组成员等。创作有秦腔《灯笼红》《苦水甘泉》《风雨洞房》《深宫梦幻》《含风殿》等,以及话剧、歌剧、眉户剧剧本10余种。导演秦腔《苦水甘泉》《风雨洞房》以及话剧、歌剧、道情剧1〇余出。常有戏曲评论发表于省内外报刊,并有专著《秦腔清谈》出版行世。 -
82019-10
[ 词条 ]《天山雪传奇校注》
甘肃古代戏剧作品研究。清马羲瑞撰,周琪校注。2011年10月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该注本是2007年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批准立项的甘肃戏曲文献古籍整理研究项目。校注者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珍藏的海内孤本清《天山雪》传奇为底本,参考清《明季甘州成仁录》、清乾隆《甘州府志》等10多种珍贵历史文献整理、校注、研究的成果。全书25万字,分为整理校注、学术研究两部分。书前有张克复、王正强所写“序”两篇,后有作者“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