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3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太和城》
《太和城》秦腔传统本戏。又称《太湖城》《收殷夫人》《要离刺庆忌》《五雷碗》等。前部以须生、小生唱工为主,后部以大净、须生做工为主。含折子戏《刺庆忌》《五雷碗》。事出《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回,明杨慎有《太和城》杂剧。甘肃、陕西均盛行。陈德胜、张福庆、李炳南、常俊德、王庚寅、赵福海、耿忠义、秦鸿德等代表剧目之一。现有四个版本存世,包括上党梆子、中路梆子等。分别为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一集收录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张富贵口述河北梆子抄录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上党梆子、中路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太和城守将庆忌谋反,吴王姬光命孙武子往剿。要离献策,愿以断臂苦肉之计刺杀庆忌。庆忌果然不疑,乃胜。庆忌被刺后,庆忌妻殷夫人举兵报仇,也被孙武子以五雷碗收复。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有甘肃省西和县秦剧团的全剧音像光碟并出版发行。甘肃省艺术学校教师王镇江饰《太和城》之孙武子(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环县毛井乡砖城子业余剧团
甘肃秦腔业余演出团体。1937年创建。早期以社火形式演出,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七开始,连续演出达数月之久。活动一直延续到1957年中断。1962年春节期间恢复演出。1966年至1977年,改称毛泽东文艺宣传队,1980年又恢复业余剧团名称。先后在该团负责工作的有倪长满、李福英、赫玉栋、刘茂荣、李仁喜、范清河等。主要演职人员有李福仑、米宝山、姚汉荣、王廷彦、张志忠、王克明、张德荣、李福忠、李生俊、李正军、张志栋、杨添珍、李宝英、许成功、张宗芳、李继霞、李仁贤、李正乾、龙培蓬、米平安、范清海、姚志亮、龙培芳、范晓玲、李培秀、王志成、姚志惠等。演出以秦腔、眉户为主,代表剧目有《春秋配》《闹书馆》《送京妹》《八姐闹酒楼》《张连卖布》《阴司道泥窑》《双官诰》《调寇》《秦香莲告状》《智取威虎山》《乾坤带》《铡美案》《杀庙》等70余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地群众自发集资5000多元购置箱具。剧团一直活跃于山区农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多次受到县、乡有关部门的表彰与奖励。 -
82019-10
[ 词条 ]蓝田县肖家坡业余剧团
陕西业余秦腔演出团体。1934年由当地民间秦腔艺人张石头、李善庆等20余人发起组建的自乐班。农闲自娱自乐,也为红白喜事助兴,逢年过节在附近村落唱“地摊戏”,1939年增至50余人。排演了《串龙珠》《满床努》《黑叮本》《二天门》等传统剧。因排演该村鲁应春、肖胜春创编的《王志传》等两本大戏而声誉大振,遂取名“集英社”。1940年开始出县演出,后有江湖秦腔艺人伙计红、赵炳岚等人参与指导,艺技大进,却因经济纠纷而散伙。1944年夏,肖兴亚、刘廷忠、周彦昌、刘志会四人集资,重新添置衣箱道具,又聘请秦腔名家杨文华、李正华、益庆民、赵定国、张云亭、解新民、姚振杰及其徒华美丽等组成以杨文华为社长的江湖、业余戏班——宣化社。在县内外及临潼、长安等地表演,1948年散伙。1956年又重新组建,推举肖致中、肖安民为领导,曹玉堂为导演,招收学生50名,主要学员有肖致册、肖绒泉、曹兴忍等人。排演了《法门寺》《回荆州》《八件衣》《玉堂春》《铡美案》《四进士》《抱火斗》《蝴蝶杯》《碧桃花》《三元征北》《四进士》《法门寺》《游西湖》《游龟山》《三休樊梨花》《五典坡》《白蛇传》《壮元媒》等18本戏和40个折子戏。 -
82019-10
[ 词条 ]班长制
旧时,秦腔戏班的组织机构形式。即领班长、跑班长、派班长负责制。领班长即为班主,戏班内的最高负责人,拥有人事、剧目、财务、行动安排等权利;跑班长负责对外联络,“写戏”,与对方洽商演出时间、剧目、戏价及其他条件;派班长负责安排演出剧目,调配演员角色,演出先后顺序,掌握演出进度,适时解决处理演出过程的突发事件,其身份颇似今之业务团长或舞台监督。过去的秦腔戏班,通常都采用“班长制”作为组织管理基础,开展业务活动。 -
82019-10
[ 词条 ]《屈原》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袁光、姜炳泰根据郭沬若同名话剧改编。须生、正旦、小旦唱做戏。事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陕甘宁边区关中八一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秦使张仪来楚,假说愿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使楚、齐绝交,三闾大夫屈原力谏楚王不可轻信,反被流放汉北。楚、齐绝交后,秦、楚交恶,怀王再召屈原。南后与靳尚设计,诬屈原戏她,楚王怒,被囚。侍女婵娟为之鸣冤,遭南后鞭答,幸得卫士帮助逃出。后误饮南后送屈原之毒酒而死。屈原以《橘颂》悼念后,投江而死。 -
82019-10
[ 词条 ]马建南
马建南(生卒年不详)陕西秦腔演员。主工毛净。系卯娃子高足,文舞武舞,得其真传。出演《五台会兄》《清河桥》《八义图》《司马逼宫》《定军山》《九江口》《审史龙》《司马拜台》等戏,如长鲸饮海,劲气沉雄。 -
82019-10
[ 词条 ]《和平使者》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陈稚延编剧。生、旦、净、丑唱做戏。本剧讲述了战国时,楚惠王欲灭宋国,鲁国墨子闻讯,以其“兼爱”“非攻”学说,为宋昭王定计,并徒步楚国游说。惠王不听,发兵侵宋,因盟国军信服墨子言说,皆不起兵。楚王孤军攻战,被宋军击败,生擒。 -
82019-10
[ 词条 ]互助县哈拉直沟业余秦剧团
青海秦腔演出团体明清末民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湟水流域一带颇负盛名。群众称其为“破寨子皮鞋班“。老艺人魏碉仁年轻时曾目睹家藏题签清道光年(1821~1850)的账册,记载有田赋课收及本保集资购买戏箱、酬神演出费用等事项。魏碉仁的祖父魏长仓(1841年生)童稚时庄子上“板凳戏”唱得十分红火。魏碉仁父亲魏顺发就是戏班的著名演员,艺名长寿子。此外还有王官官子、保家保、仇永德、高得金、刘永祥、严克泰、天成子等演员。1959年该戏班参加互助县文艺汇演受到好评,出席青海省戏曲调演获二等奖。1982年改为社(镇)办业余秦剧团,当地政府拨出专款予以扶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