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李世英
(1902~?)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咸阳市人。入榛苓社学艺。既演须生,亦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甘肃,先后在新兴社、众兴社、众英社搭班,后到武威前进剧社。1949年后,调人甘肃省戏曲学校任教。其表演扎实,能戏极多,擅演剧目有《十道本》《霍光回府》《斩杨继盛》《金沙滩》《秦香莲》《斩韩信》等。还经常串演《玉虎坠》丑角贺其卷等。其记忆力极好,全本的《卧薪尝胆》《苏武牧羊》都能口述无误。五十年代后期在武威秦剧社演戏。“文化大革命”后在甘肃省秦剧学校任教练。 -
302019-09
[ 词条 ]张镇中
(1900~1984)秦腔演员、编剧。工须生。陕西蓝田县人。字汉屏。陕西易俗社第三期学生。擅演关公戏,擅演剧目有《出五关》《挑袍》《斩颜良》《关羽之死》等。其所扮之关羽,化妆以“干红揉脸”,划手突出“爪”式,阔步稳踩锣鼓节奏,动作粗犷而刚健,能使关羽之“神威”活现于舞台。还善于刻画文皱皱、酸溜溜的另类人物,如《顿和园》之阎敬铭、《韩宝英》之曾国藩,以及现代戏《刘胡兰》之石三海等。通过慢条斯理的奏本道白、老奸巨滑的面部表情,使角色性格立现情致。1939年以后,任过社内外交、“学生励进会”会长等。编写过剧本,在《易俗社日报》任过编辑。1964年调甘肃省戏曲学校任教,直至退休方返蓝田故里。 -
302019-09
[ 词条 ]穆九龄
(1900~1956)秦腔演员。工须生、老生。陕西临潼县人。榛岭社学生,出科后来到甘肃,成为兰州新兴社之合柱。1949年后任甘肃省秦剧实验社教练。其扮相端庄、身架优美、功底厚、戏路宽,以演二路须生称著,黑白不挡。与和家彦、肖顺和、尹志忠并名齐称“和穆肖尹”四大须生。擅演《辕门斩子》之赵德芳、《蜜蜂计》之孤突、《炮烙柱》之杜辉、《五典坡》之王允等。尤其饰演《三滴血》之贾连成,深受观众赞许。代表剧目还有《鞭打芦花》《郭山刚盘山》《周文送女》《广寒图》《取都城》等。 -
302019-09
[ 词条 ]高俊
(1899~1945)秦腔演员。工文武须生。甘肃通渭县人。幼从高苗娃学艺,满师后在西安、汉中等地搭班演戏。后入兰州文化社,师从王文鹏,并继承衣钵。曾前往洮沙县(今临洮县)搭班,随通渭光和社在兰州献艺,以《宁武关》一剧而蜚声剧坛,获新一军军长邓宝珊书赠“陇南须生泰斗”锦旗。之后返回家乡,并在孔家班、牛家班、万盛班演出。擅演剧目还有《伍员逃国》等。当地各戏班须生行演员,受其教益者颇多。 -
302019-09
[ 词条 ]秦鸿德
(1895-1968)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宝鸡市人。12岁落户于平凉,师从平凉大顺舞台名净高迎奎。学艺期满后,在平凉首演《拷寇》,以扮相英俊、功架出众而一炮走红。尤擅长“油脸子”戏,如《五雷阵》之孙膑,以金粉画脸并擦“油沥子”,靠旗上各缚五尺白幡,右手持打神鞭,左手擎“五雷碗”,收鞭击碗利落火爆。拿手戏有《太和城》《宁武关》《四进士》《上煤山》等。曾任“平乐社”一、二、三科学生的教练。 -
302019-09
[ 词条 ]《斩黄袍》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滚龙床》《桃花宫》《斩郑恩》。红生、二净、刀马旦唱做戏。含折戏《斩黄袍》。事出《飞龙全传》《宋史记事本末》及《五代史通俗演义》。各路秦腔常演。袁克勤、李发民、陈仁义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 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口述秦腔抄录本。剧情简介 赵匡胤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宋。郑恩(子明)得北平王封爵。赵纳韩素梅为妃,并封其兄韩龙为国舅。韩龙受封游街,途遭郑恩责打,逃入宫中。赵宠韩妃,醉中将郑斩之。郑妻陶三春引兵围宫,赵酒醒深为悔痛。高怀德闯宫将韩龙斩首,赵许为郑追荐,三春斩赵之黄袍泄忿,方收兵。张掖市七一秦剧团演出《斩黄袍》剧照(孟云提供)代表唱段《斩黄袍》一场赵匡胤(红生)所唱[苦音二六板]大段唱腔较流行。唱词为:兄王我怎比那轩辕圣上,兄王我怎比那尧舜纲常。兄王我怎比那夏汤君尚,兄王我怎比那周武成康。实难比先朝的有道皇上,论三代各朝有无道的昏王。夏桀王宠妹喜不改过尚,到后来汤伐夏国号曰商。殷纣王宠妲己残害忠臣良将,周武王曾伐纣他西岐建邦。周幽王宠褒姒良心尽丧,烽火台戏诸侯王纲皆亡。夏商周三个昏王都不改过尚,一个个亡了国他对不起先皇。兄王我从今后要改志向,比桀纣幽王等看起来还强。都怪兄吃醉酒我一时乱讲,恨韩龙屈斩了北平钦王。自古道欠债的理应还账,常言道杀人的他该把命偿。高妹丈斩韩龙当殿以上,已与我郑三弟报过了冤枉。将贤妹封在了王的头上,管文武管皇亲加管为王。纵然间你杀了兄王命丧,我三弟死故了他难以还阳。兄王我把三弟加厚御葬,请僧道超度他魂归天堂。发饷银请来了能工巧匠,即与我郑三弟修盖祠堂。描容貌塑金身似神一样,文武臣晚点灯日上香。 -
302019-09
[ 词条 ]扬兴汉
(1892-1963)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周至县人。大盛班第三科学生,在启蒙老师王宝山的严格培训下,技艺提高很快。在舞台生涯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如《得胜图》之岳飞、《串龙珠》之徐达、《天水关》之姜维、《黄金台》之田单、《炮烙柱》之梅伯、《出裳邑》之伍员等。其表演特色是道白清晰有力,功架稳健,动作洗练,唱腔能运用多种技巧。《哭灵牌》一戏中,把大段唱腔唱得哀怨、凄凉,充分发挥出[苦音慢板]的特点;在[滚板忡吐字、拖音、抽泣,一字一泪,感染力至深。1918年,他以大盛班为班底,组成秦五台,租赁新戏箱一副,流动演出于西宁及青海东部各农业县,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 -
302019-09
[ 词条 ]打瓜园
秦腔传统小戏。西路、中路、东路、南路秦腔剧目。别名《郑子明吃瓜》《郑恩吃瓜》。其中有名折戏《郑恩相亲》单独演出。净角、武生、武旦、小旦念打工戏,以短手对打为特点。事见《飞龙传》及李涣《风云会》传奇。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魏甲合口述秦腔抄录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存本。本剧讲述了郑子明卖油,路经陶洪庄园,摘食其瓜,为丫鬟所见,陶女三春与斗不胜。陶洪出,见郑破而轻之,与斗不敌,陶洪喜其勇,招赘为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