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卓文君》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孙仲涛、白雨编剧。生、旦唱做工戏。事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本剧讲述了西汉时,蜀郡临邛富户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出众,能歌善琴,虽系望门新寡,却不甘寂寞守节。因读司马相如文章而生爱慕。适父宴邀相如,相如也闻文君才名。席间,相如发觉文君帘后窥己,即席奏《凤求凰》曲,文君闻之心许。当晚二人面订婚约,卓王孙却以礼教为由不允。文君私奔相如都亭客舍,王孙恐家丑外扬只得作罢。相如携眷回家,贫困潦倒,在锦江岸边开设酒馆,当垆卖酒。适陈皇后以千金笔资请相如代作一篇《长门赋》,相如初露圭角。 -
82019-10
[ 词条 ]《霸王之死》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薛润生编剧。别名《楚汉争》。净角、老生、旦角、须生、小生唱做戏。事出《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韩信列传》及《西汉演义》第七十九至八十二回。本剧讲述了项羽灭秦后,自立西楚霸王,封王封侯,定都彭城(今徐州)。刘邦不安蜀一隅封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夺关中,袭彭城,楚汉交战,对峙中原。刘邦烧断项羽粮道,又离间项羽与范增,并封韩信为齐王,统兵直逼彭城。项羽兵败垓下,身陷“四面楚歌”和十万汉军重围之中,项羽情知大势已去,精神颓丧,眷恋美人、骏马。羽之爱妾虞姬,以歌舞慰藉,为不使项羽拖累牵挂,遂拔剑自刎。项羽突出重围,东城一战,仅剩20余骑,逃至乌江,汉军追逼,遂自刎而死。 -
82019-10
[ 词条 ]赵福海
赵福海(1887~1962)秦腔演员。工净,擅演二花脸。甘肃陇西县人。原名玉德。12岁入忠义社学艺,师承耿忠义。先后在甘肃育云社、文化社、福利社、靖远剧社搭班唱戏。1955年调入甘肃省戏曲艺术研究会。为人秉性强焊,不畏强暴,曾因兵匪调戏女演员,打伤若干兵匪而被拘捕,备受苦刑,终未屈服。擅演剧目有《马踏五营》《大雪山》《破渑池》等。口述秦腔剧目130余本,绘制耿派脸谱150帧。为1954年甘肃省第二届人民大会代表。 -
82019-10
[ 词条 ]《投闯王》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张棣赓编剧。须生为主唱做戏。陕甘宁边区边卫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河南义士李信开仓放粮,救济贫苦民众,为官府所逼,投奔闯王的故事。 -
82019-10
[ 词条 ]张忠义
张忠义秦腔演员。主工大净。1944年生。陕西西安市人。1959年入西安易俗社学艺,师承李可易、安鸿印等。对秦腔花脸唱腔进行过改革尝试,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所表演的《铡美案》之包拯、《回荆州》之乔玄、潘璋,《醉打金枝》之郭子仪、《玉虎坠》之马武,以及杨虎城、周伏龙等角色,均受到观众肯定。 -
82019-10
[ 词条 ]《关中四杰》
秦腔现代本戏。张剑颖编剧。1944年关中八一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抗日时期,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关中冯云鹏、张清益、田荣贵、胡文贵等人积极劳动生产,开办义仓,救济民众,获得好评,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 -
132020-01
[ 词条 ]赵新启
赵新启(1921~2006)秦腔演员。工丑。陕西户县人。9岁学艺,师承田利民。12岁登台。其后辗转于宝鸡,汉中一带,后又至四川广元。1956年到天水地区秦剧团。其口齿利落,吐字清晰,嗓音清亮,表演朴实。年轻时常演美猴王、石迁、赵飞等角色。中年以后以演彩旦、文丑、大丑、小丑为主。擅演剧目有《小姑贤》《拾玉镯》《潘金莲》《游龟山》《捉鹌鹑》等。赵新启饰《小姑贤》之姚氏(王正强提供) -
82020-01
[ 词条 ]现代戏
现代戏又称“现代剧目”。指各戏曲剧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包括陕甘宁边区编演的以表现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是戏曲作家以革命的现实主义观点积极创作的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生活的戏曲作品,通过对某一现实生活事件的演绎,既给观众以深沉的回味和思考,又符合社会主义和人民的需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戏曲工作者,就已经编演出不少现代剧目,如秦腔《穷人恨》《血泪仇》《中国魂》《阎王寨》等,为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推陈出新”的方针,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秦腔现代剧目的创作更加繁荣,如《祁连风雪》《索南的控诉》《六盘曙光》《一罐银元》《说书阵地》《西安事变》《枣林湾》《白龙口》《大河情》《西京故事》等。现代剧目的创作和演出,为秦腔事业注入新的艺术活力,也使古老的秦腔剧种出现了崭新的局面。